学生工作

首页  >  学生工作  >  学生工作  >  正文

高黎贡山下的心灵之约

发布时间:2025/10/10      阅读数:  报告人:徐佳惠 李佳烨 段晓辉

云南腾冲的七月,高黎贡山云雾缭绕。2025年7月20日,由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生党支部发起的“心育青春”实践队远赴滇西边境,在云南省腾冲市界头镇桥头联合小学开启为期八天的“心灵成长营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围绕情绪管理、自我认知、人际交往等核心主题,通过心理课程与美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,为150余名乡村儿童的内心世界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力量。

开营仪式上,校长在致辞中强调:“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。乡村地区的孩子更需要关注内心成长,希望这次活动能帮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,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。”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生党支部成员、实践队队长徐佳惠向孩子们介绍:“我们将一起玩游戏、学知识,发现更强大的自己!”

图为开营仪式上党支部成员徐佳惠发言 蔡钰格 供图

“心育”课程播撒阳光,赋能成长

实践队以多元方式展开心理课程,引导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与成长。

在认识自我的课堂中,队员蔡钰格通过绘制“我的自画像”、制作“优势小瓶子”等活动,帮助孩子们学习发现和肯定自身的优点。一位小女孩画了一只圆圆的小鸭子代表自己,并写道:“我的内心和这只鸭子一样乐观。”

为帮助孩子们掌握有效的目标管理方法,唐雨旸引导大家运用SMART原则规划自己的小目标;而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,李晓天则通过“3I”策略引导孩子们在逆境中积极调适、持续成长。

图为党支部成员唐雨旸在开展心理课。 蔡钰格 供图

“美育”课程多彩实践,点亮童心

除心理课程外,实践队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课程,将美育融入乡土自然。清早的操场上,孩子们在多元民族舞蹈课中感受文化之美;手工课《家乡的宝藏》则变成了一堂生动的乡土课,孩子们用粘土制作出腾冲火山群、和顺古镇、银杏村、美食炒饵块……

实践队成员王健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,开展植物拓印创作。孩子们在校园中收集落叶与花瓣,仔细排列于棉布之上,再用石头轻轻敲击,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拓印作品。这堂融合自然教育、艺术体验的课程,深受孩子们喜爱。

图为孩子们与植物拓印作品合影。 徐佳惠 供图

心灵回响:埋下种子,静待花开

活动期间,教室外的“作品墙”逐渐贴满了孩子们的“怒怒”画像、色彩斑斓的“能力树”和充满想象力的创意画等。这面墙不仅是课程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一面记录着孩子们创意与自信的镜子。

实践队还为孩子们准备了《心灵成长手册》,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感受:“我学会了不开心时要说出来。”

“交朋友要先学会倾听。”

原来大人也可以这么懂我们,和你们相处的日子像揣着一颗糖。

实践队指导教师总结道:“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唤醒。我们看到了一颗颗种子正在发芽。”

图为实践队成员李佳烨在开展民族舞教学。蔡钰格 供图

这场融合“心育”与“美育”的实践活动,既是心理学院学子服务社会的生动注脚,更是赋能乡村教育发展的创新尝试。未来,实践队将根据心理测评内容持续优化课程体系,让素质教育的星光点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。

新华社丨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